最近搜索 清空历史记录

M12圆形连接器常见的连接方式及制作方法详解

M12连接器是电子系统中经常接触的一种电子器件,它的核心作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使电流或信号得以流通,从而保障电路实现预定功能。M12连接器的连接方式多样,既有低成本方案,也有高可靠性选择,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成本与性能的平衡,是连接方式选型的核心原则。

(图1)

 

M12连接器简介

 

1.1连接器的基本介绍

 

从广义上讲,连接器的作用不仅限于电流传输。在光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光纤系统中传递信号的载体是光,所以玻璃和塑料替代了传统导线,但光信号通路中同样需要连接器,其功能与电路连接器一致。圆形连接器是其中一种,M12连接器属于圆形连接器(又称工业连接器),其设计充分适配工业场景需求

 

工业生产中,我们使用的电线和电信号的传输往往是很复杂的,也就是说可能有一根输入之后有不计其数的输出,这就需要很多输出端口。立体圆柱形结构可容纳多个端口共存,解决了复杂电路中多输入输出的布局问题

 

其次,圆柱形的连接器具备高密封性,能有效隔离工业环境中的粉尘,降低因异物侵入导致的触电或信号中断事故。此外,圆形连接器针对高温环境设计了散热结构一般都螺纹锁紧+密封圈实现IP68/IP69K防护,以保证电信号在高温下传输不会受到损失

 

1.2 M12连接器的主要连接方式

 

M12连接器的连接方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6种,其中常用的有螺钉连接接、压接,其余种虽应用较少,但在特定场景中仍有价值

 

焊接:指将联接处的金属在高温等的作用下至熔化状态而完成的焊接方法可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由于被焊工件是紧密贴在一起的在温度场、重力等的作用下不加压力两个工件熔化的融液会发生混合现象。待温度降低后熔化部分凝结两个工件就被牢固地焊在一起完成焊接的方法。

(图2)

 

螺钉连接螺钉连接是目前最通用最广为接受的导线连接技术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免维护导线连接。无须拧紧端子螺钉各种铜缆无需预处理即可连接,形成气密性可靠连接。压片位于螺钉和导线之间,防止导线被损坏。此外,在存在振动和温度波动的情况下,压片还可锁紧螺钉防止松脱。也可通过冷压头防止导线分叉。通过螺钉连接技术,用一颗螺钉即可压接若导线。螺钉连接的汇流条由高级铜合金制成,防开裂,抗腐蚀。

(图3)

 

弹簧连接:借助钢制弹簧片将剥皮线缆压在汇流条上,用标准螺丝刀打开接点,插入导线后移开螺丝刀即可完成连接,压接力不受操作人员影响,具备抗振性、气密性和长期稳定性,可通过冷压头防止导线分叉。

(图4)

 

螺栓连接:螺栓连接技术专用于O形和U形电缆端头的便捷接线。螺栓接线端子的铰链式防护盖带套筒式螺母且可转动,能快速方便地连接O形电缆端头。为此,需要旋开螺栓接线端子的铰链式防护盖,并将电缆端头连接到外露的螺栓上。将所有电缆端头连接到螺栓上后,便可轻松转回铰链式防护盖。然后使用螺丝刀拧紧套筒式螺母,并压接电缆端头。

(图5)

 

免剥线连接:使用这种连接技术时,在刀口前端开口处放置一根绝缘层未剥开的导线,再将导线压入开口。这样,导线绝缘皮被切断,芯线和触点之间形成气密性连接。这样可节约60%的接线时间。无需考虑所用的连接力,只需遵守规定的导线线径和连接条件,即可形成可靠的连接。

(图6)

 

压接:压接技术以其占用空间少和高性价比的特点而著称。通过压线钳或压接机器使压接区域发生特定变形,由于压接工具会有一定的磨损,因此对于批量作业,必须监控压接过程。要实现芯线与插针的连接,需满足IEC60352标准,可通过拉伸强度和压接区域变形(如裂纹)验证质量压接后,压接插针不得出现不允许的延长,否则,压接插针将无法正确卡接到插芯上。用解锁工具松开连接。提供适用于各种细导线的安装工具。

(图7)

 

二、M12连接器的常见接线制作方法

 

简单介绍M12连接器的接线方式后,接下来,我们将带大家了解M12连接器的各种接线方式具体的制作手法。由于M12连接器制作方法多样,以下仅详细讲述几种目前最常用的M12连接器连接方式制作方法。

 

2.1焊接制作方法

2.1.1 工具准备:电烙铁(或焊接机)、焊锡丝、助焊剂、剥线钳、剪线钳;

2.1.2 步骤:剥除电缆护套层及线芯绝缘层(各15~20mm),去除线芯氧化层并涂抹助焊剂;用电烙铁加热线芯与插针接触点,融化焊锡丝使两者充分浸润,冷却后检查焊接点是否光滑无虚焊,最后套入绝缘保护套。

 

2.2螺钉连接制作方法

2.3.1工具准备

美工刀、卷尺或游标卡尺、剥线钳、剪线钳、魏德米勒一字起。

2.3.2制作步骤

  1. 依据电工剥线规范,用美工刀将电缆护套层剥开20mm;
  2. 连接器的各组成部件按顺序套在电缆上;
  3. 用剥线钳剥除线芯绝缘层5mm,确保线芯无毛刺;
  4. 按GT表点位将剥好的线缆穿入压线排孔内,拧紧螺丝固定,剩余线缆沿护套层端部剪掉(不可留于连接器内),注意保留屏蔽铜线;
  5. 将屏蔽铜线拧成一股,绕在塑胶套外侧,拧紧塑胶套后再旋紧固线套外壳,确保屏蔽铜线与外壳良好接触,保障接地可靠性。

 

2.3刺穿式连接制作方法

2.3.1 工具准备

美工刀、动卷尺或游标卡尺、剥线钳、小剪刀、14#叉子、水泵

2.3.2 制作步骤

  1. 将连接器的各个组成部件按照顺序套在需制作的电缆上。
  2. 依据电工剥线要求用美工刀将电缆护套层剥开 20mm用剪刀剪屏蔽层剩余4~5 mm。
  3. 去除锡箔纸、填充物等。
  4. 按照接线表点位,将线缆插入透明岩心夹持器内,直到线缆端部与透明岩心夹持器端部圆环平齐为止。
  5. 移动屏蔽接触弹簧至屏蔽层处,然后保持岩心夹持器不动,移动外壳单元使之正好套在岩心夹持器上。
  6. 将密封圈和应变块退入外壳单元内,螺母块带紧。旋紧螺母需要用 14#的子扳手叉住外壳单元,用水泵钳旋紧螺母。注意:在旋紧过程不能让岩心夹持器发生位移。

 

2.4压接制作方法(基于DMC压线钳)

2.4.1工具准备

DMC压线钳、DMC定位器、卷尺或游标卡尺、美工刀、小剪刀、剪线钳、剥线钳、电热吹风、13和17叉子扳手。

 

2.4.2制作步骤

  1. 剪一段45mm左右的白色保护管套在电缆上,将保护管移至靠近电缆末端处;
  2. 依据电工剥线要求,用美工刀剥开电缆护套层78mm;
  3. 移动白色保护管,使屏蔽层露出40mm,用电热吹风吹缩保护管固定位置;
  4. 套入螺帽和屏蔽层固定环,用小剪刀将屏蔽层修剪至剩余13mm,移除铝箔纸和填充物后,将屏蔽层上翻均匀套在白色保护管上,用DMC压线钳压接插芯;
  5. 按接线表点位将插芯插入DMC定位器;
  6. 将定位器滑入连接器,将屏蔽层覆盖在定位器的橡胶套管上,用固定环固定,剪掉多余屏蔽层;
  7. 用13#和17#叉子扳手旋紧螺帽完成固定。

 

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必须使用工具室下发的在有效期内的工具尤其是螺钉连接用的起子和压接用的压线钳否则不能保证可靠的气密性连接。
  2. 剥线长度要严格控制过长或者过短都会影响连接质量。
  3. 要严格按照要求处理屏蔽层保证屏蔽层良好接地,进而保证连接器良好的信号传输。
  4. 需要剥线线芯不可有毛刺螺钉或者插芯不可压到线缆绝缘层。
  5. 压接插芯务必要能在观察孔看到线芯保证良好接触。
  6. 在旋紧连接器之前要检查连接器内是否有异物连接器内不能留任何异物。
  7. 制作完成后要保证线缆的弯曲半径确保信号的良好传输。

 

三、不同连接方式的优劣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具体制作方法解析,结合科学匹配连接方式与工业场景,我们可最大化发挥M12连接器的性能,降低设备故障率与维护成本。

 

总体来看,刺穿式虽然制作时间短但返工时间较长,且连接质量无法保障,不建议使用;焊接适合固定不动且维修频率低的重型设备,需依赖专业操作保障质量;螺钉连接性价比较高,可以考虑在一定范围使用;压接虽然材料成本高,对操作员工技能要求高,但连接质量具有高可靠性。考虑到M12连接器的连接质量对工业系统作业的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可推广使用压接的连接方式。

 

(声明: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上一篇: 人型机器人视觉如何实现?M12型连接器是关键
在线客服
技术咨询
技术咨询
万连科技在线客服
添加官方在线客服
实时解答,服务随时随地

扫码添加

万连科技公众号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订单/资讯随手掌握

扫码关注

电话
联系电话
邮箱
客服邮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