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搜索 清空历史记录

2025中国除湿机市场规模分析:从“南方刚需”到全场景渗透

除湿机是通过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核心部件的热力学循环,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并冷凝成液态排出,从而降低环境相对湿度的环境调节设备。其核心功能覆盖三大场景:家用场景中可防止家具霉变、衣物潮湿及缓解风湿等湿度敏感型健康问题;商用场景适配酒店、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空气品质优化;工业场景则为电子制造、医药仓储等领域提供精准湿度控制通常需维持30%-50%RH恒湿环境,是保障生产质量的关键设备。随着健康家居理念与工业精细化需求升级,除湿机已从“南方专属家电”向全场景刚需设备演进。

 

中国除湿机行业发展概述

 

(一)近3-5年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2020-2024年除湿机行业市场增速与盈利能力呈现“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约32.6亿元增至2024年的6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2%。驱动因素包括极端潮湿天气频发(2023年南方梅雨期较常年延长21天)、健康家居意识觉醒(室内湿度与呼吸道健康关联研究推动消费决策)及工业场景需求扩张。盈利能力方面,行业平均毛利率维持在28%-35%区间,其中智能机型毛利率达42%(较传统机型高15个百分点),但受铜、铝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2023年原材料成本占比升至41.7%,较2020年上升6.3个百分点。

 

除湿机产量从2020年的520万台增至2024年的118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22.8%,珠三角生产基地贡献63%产能(格力、美的为核心龙头)。出口端表现尤为突出,2023年出口额同比增长29%,东南亚、中东地区贡献65%增量,2024年跨境电商渠道出口量占比突破38%,但欧盟新版ErP指令对能效标准提升12%,已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出口成本增加8%-10%。

 

(二)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2024年中国除湿机市场规模达68.4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80亿元,2023-2025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9.5%-10.8%区间。从细分市场看,家用市场占比最高(2024年达62%,规模42.4亿元),商用市场占比25%(17.1亿元),工业市场占比13%(8.9亿元),其中工业市场增速最快(2024年同比增长18%),主要受益于数据中心、生物制药等高端领域扩张。20L/D以下小容量机型(适配公寓场景)2024年增速25%,30L/D以上商用机型增速32%;智能机型(含物联网、自动调节功能)占比从2021年的15%升至2024年的47%,一级能效产品占比从2021年的28%跃升至2024年的51%,提前达成2025年55%的目标预期。

 

除湿机产业链分析

 

(一)上游产业链分析

 

上游核心环节包括核心零部件、原材料及精密元器件,2024年整体市场规模约290亿元,其中核心零部件占比62%。

 

核心零部件:压缩机(成本占比35%)、蒸发器/冷凝器(18%)、湿度传感器(8%)为三大核心部件。压缩机市场呈现“国产替代加速”特征,2020年进口占比58%,2024年降至32%,美芝、海立等本土企业产品能效比已达3.8以上,接近松下、丹佛斯等外资品牌水平。湿度传感器领域,本土企业精度突破至±2%RH,打破盛思锐(Sensirion)的技术垄断,成本降低40%。

 

原材料:以铜(冷凝器主材)、铝(壳体材料)为主,2023年铜价波动导致行业平均成本增加5.2%,头部企业通过期货套保将成本波动控制在±3%区间。

 

设备与软件:智能制造设备(自动化生产线)与变频控制算法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5.5%以上,主要用于算法优化与设备升级。

 

(二)核心技术突破

 

压缩机技术实现双重突破一是变频压缩机能效比(COP)提升至3.8以上,较2020年提升27%;二是R290环保冷媒应用比例从2020年的12%升至2024年的40%,碳排放较传统R134a冷媒降低65%。2023年新国标实施后,二级能效成为市场准入底线,倒逼行业淘汰30%低效产能。

 

智能化与物联网技术上,AI湿度自适应调节算法实现场景化精准控制,可根据“母婴房-卧室-书房”等不同场景自动切换湿度阈值(误差±3%RH);物联网模块渗透率从2020年的8%升至2024年的52%,支持远程控制、能耗监测等功能,美的“美居APP”已实现除湿机与空调、新风系统的联动控制。

 

除湿净化一体化技术成为高端市场标配,2024年此类机型占比达28%,可过滤PM2.5、甲醛等污染物,CADR值最高达200m³/h;工业领域推出“除湿-恒温-净化”三联机型,适配电子厂房等高端场景,溢价能力较基础机型高60%。

 

(三)制造环节智能化柔性化​

 

头部企业已完成传统生产→智能制造转型:格力珠海基地建成行业首条全自动化生产线,依托基础制造业厂商定制供应的连接器线缆实现高效信号传输与设备联动,配合全流程无人化作业零部件入库-组装-检测-包装,生产效率提升45%,不良率从1.2%降至0.3%;美的引入柔性生产系统,借助定制化设备的快速适配特性,可同时生产12款不同容量机型,订单交付周期从15天缩短至7天。连接器线缆作为自动化产线的关键组件,其稳定性能直接支撑了智能化与柔性化生产的落地。反观中小企业,受技术与成本限制,多采用通用型连接器线缆,不仅需依赖“代工+模块化采购”降低成本,更因适配性不足导致生产效率受限,年产能低于20万台的企业已面临生存压力,2024年行业淘汰率达18%。

 

(四)服务模式创新拓展价值边界

 

C端服务:从“销售+售后”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海尔推出“湿度管家”服务,包含免费上门测湿、每年2次保养、旧机以旧换新(补贴10%-15%)等增值服务,带动复购率提升至28%。

 

B端服务:工业领域探索“设备+服务+数据”模式,格力为医药企业提供“除湿设备+湿度监测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按“月服务费+数据增值费”收费,服务收入占比达22%,较传统销售模式利润率高18个百分点。

 

此外,除湿机线上渠道占比从2020年的45%升至2024年的68%,直播电商成为增长新引擎(2024年贡献18%销量);工程渠道快速崛起,2024年占比达28%,主要受益于绿色建筑政策(除湿设备纳入评价体系),万科、保利等房企已将除湿机纳入精装修标配。

 

竞争形势分析

 

市场现状格局呈现“头部集中、细分突围”的竞争特征:2024年格力、美的、海尔三大品牌占据55%市场份额,其中格力以25%份额居首,美的、海尔分别以20%、10%紧随其后;外资品牌(松下、夏普)占比12%,主要聚焦高端市场(均价4000元以上);中小企业通过细分领域突围,如广东澳柯玛专注母婴专用机型(2024年份额3%),青岛海尔工业设备深耕工业市场(份额5%)。行业集中度CR5从2020年的58%升至2024年的68%,预计2025年将突破70%。

 

长三角、珠三角贡献65%市场份额,广东、浙江、江苏三省销量占比达48%(年均湿度超70%);下沉市场加速崛起,三、四线城市2024年增速达14.2%,显著高于一线城市8.7%的增速,主要驱动因素为新型城镇化与消费升级。珠三角(珠海、顺德)与长三角(宁波、杭州)为两大生产基地,分别占全国产能的63%、22%,形成“核心企业+配套集群”的产业生态,珠三角地区压缩机、传感器等配套企业集中度达85%,物流成本较其他地区低12%-15%。

 

技术竞争竞争焦点集中于三大领域

 

Ⅰ.能效技术:头部企业比拼一级能效产品占比,格力、美的已达65%以上,较行业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

 

Ⅱ.智能算法:百度、科大讯飞为行业提供语音控制与场景识别算法,华为鸿蒙智联机型支持多设备联动,交互响应速度较传统机型快30%;

 

Ⅲ.工业精密控制:工业除湿机领域竞争聚焦“低能耗+高精度”,海尔工业机型湿度控制精度达±1%RH,适配半导体晶圆制造场景,市占率达18%。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结构进一步优化

 

预计2025-2030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7.2%-7.8%,2030年将突破92.3亿元;细分市场中,工业除湿机增速最快(预计12%-15%),便携式除湿机(适配租房、商旅场景)出货量复合增长率达23.4%;价格带向中高端上移,2500-4000元机型占比将从2024年的28%升至2030年的45%。

 

(二)技术迭代聚焦“高效、智能、融合”

 

技术迭代将围绕“高效、智能、融合”三大方向深化能效层面,2026年R290环保冷媒应用比例将达60%,压缩机COP值提升至4.2以上,推动行业整体能耗较2020年降低25%,精准匹配“双碳”目标要求;智能生态层面,物联网模块渗透率2030年将达67%,AI算法将突破传统被动响应模式,实现“行为预测+主动服务如根据用户作息、室内人员活动自动调节湿度阈值,除湿机也将深度融入全屋智能系统,与空调、新风、智能家居设备形成联动控制;功能融合层面,除湿与空气净化、新风、恒温功能集成的复合机型,2030年渗透率将达39%,凭借“一机多能”的优势成为高端市场主流,满足用户对室内环境品质的一站式需求

 

(三)竞争格局加速洗牌,头部优势强化

 

预计2030年CR5将升至76%,年产能低于20万台的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头部企业将通过“纵向整合+生态协同”巩固优势,如格力向上游布局压缩机生产,向下游绑定房地产精装修渠道;外资品牌需加速本土化创新,否则份额可能降至8%以下。

 

(四)政策与场景双轮驱动市场扩容

 

政策端方面,住建部计划2026年将除湿设备纳入绿色建筑强制标准,预计带动工程渠道占比升至32%;地方补贴持续发力,长三角节能产品购置补贴达售价8%-12%。场景端数据中心(年均湿度需求40%-50%)、乡村振兴(下沉市场渗透率提升)、跨境出口(东南亚基建需求)将成为三大增长极。

 

(五)风险与挑战并存

 

原材料价格波动(铜价相关性系数0.3)、欧盟等地区贸易壁垒、技术迭代导致的设备淘汰风险需重点关注;企业需通过期货套保、技术研发投入(建议占比6%以上)、海外合规布局等应对不确定性。

 

万连科技未来赋能与展望

 

作为深耕连接器领域18年的专业解决方案服务商,万连科技凭借技术沉淀与产品优势,有望成为除湿机行业自动化制造升级的关键赋能者。

 

展望未来,万连科技可从三方面深化对除湿机行业的赋能:技术层面,将进一步研发“连接器+传感器”一体化模块,集成温湿度监测功能,实现产线连接状态与环境参数的实时预警;场景层面,针对工业除湿机大型化趋势,开发高压耐流连接器(支持30A以上电流),适配大型机组的电力连接需求;生态层面,依托10000+客户服务经验,搭建“除湿机企业-连接器供应商”协同创新平台,提前布局无冷媒除湿机等新型设备的连接方案。随着除湿机行业自动化、智能化加速,万连科技有望凭借“定制化+高可靠”的核心优势,成为头部除湿机企业的首选连接解决方案伙伴。

上一篇: 人型机器人视觉如何实现?M12型连接器是关键
在线客服
技术咨询
技术咨询
万连科技在线客服
添加官方在线客服
实时解答,服务随时随地

扫码添加

万连科技公众号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订单/资讯随手掌握

扫码关注

电话
联系电话
邮箱
客服邮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