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修剪草坪,人们大多依赖镰刀进行手工操作。如今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愈发渴望看到平坦整齐的草坪来愉悦身心。草坪不仅能美化环境,还兼具巩固土地、净化空气的重要作用,这也推动了草坪养护工具的持续升级。
1805年,西方发达国家率先研发出可辅助收割的机器,最初应用于农作物收割与杂草去除,人们只需推动机器即可带动齿轮运转,实现除草效果。此后,割草机(又称草坪修剪机)逐步发展壮大,最初的滚刀割草机诞生至今已逾百年,从原本主要用于牧场的单一设备,演变出数十种类型,适配各类场景需求。割草机的核心结构包括刀盘、行走轮、刀片及连接控制部分,刀片装配于动力装置中,外缘搭配刀盘与行走轮,借助高速运转完成修剪作业,不仅能有效节约人力成本,还具备伤苗率低、清洁率高的优势,作业效率较人工除草大幅提升。
在我国,割草机行业曾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生产企业规模偏小、产品用途单一,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因此市场长期以进口设备为主。不过,这一格局正随着行业变革被打破。电动割草机凭借环保、高效、低噪音的核心优势,正逐步替代传统燃油机型,成为全球草坪养护设备的主流发展方向。尤其在智能技术的赋能下,割草机器人实现了从有线边界到无边界自主作业的跨越,推动行业迈入智能化升级新阶段。
中国已崛起为全球电动割草机生产与出口大国,展现出强劲的产业竞争力。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割草机出口额达到145亿元,2018-2024年复合增速高达17.4%,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25年1-7月出口额进一步增至132亿元,同比增长56.6%。在智能割草机器人领域,增长势头更为迅猛,2025年上半年全球割草机器人出货量中,中国企业贡献的无边界款占比达65%,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
一、电动割草机基本类型与核心特征
(一)旋转刀片式
旋转刀片式是当前市场主流机型,凭借结构简单、切割效率高的优势,占据全球割草机市场90%以上份额。其核心特征为:采用水平旋转的刀片(通常1-3片),通过电机驱动高速旋转(转速多在3000-5000rpm)实现切割,适用于大多数家用草坪及普通绿地场景。该类型机型割草高度调节范围广(通常30-80mm),对杂草、枯枝等复杂植被的适应性强,且维护成本低,刀片更换便捷。在智能机型中,旋转刀片式结合导航定位技术后,可实现大面积自主作业,如科沃斯GOATG1机型单日割草面积达3000㎡,相当于5个足球场,满足中大型庭院需求。
(二)滚刀式
滚刀式割草机以精准修剪为核心优势,采用固定底刀+旋转滚刀的剪切结构,通过齿轮传动实现滚刀与底刀的啮合剪切。其技术特征表现为:割草高度可精准控制在12.7-76.2mm(0.5-3英寸),切割后的草坪平整均匀,媲美高尔夫球场级养护效果;刀片转速相对较低(1500-2500rpm),但剪切力强,卡住风险低且易于清洁。2025年森合创新推出全球首款滚刀式机器人割草机OasaR1,创新性配备自动刀片重磨系统,可实时监测刀刃状态,进一步提升修剪精度与耐用性,填补了智能滚刀机型的市场空白。该类型机型主要适用于对草坪平整度要求高的场景,如高端住宅庭院、市政绿化精品区域等。
二、电动割草机总体结构与技术参数
(一)核心结构组成
电动割草机采用蓄电池供电、电动机驱动的动力模式,核心结构包括四大模块:
1.主要部件:由车架、扶手、行走轮、切割装置构成,整机重量约20kg,机身宽度713mm,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与家用场景便携性需求。割草高度支持多档位可调,普通机型调节档位3-5档,智能机型可通过APP实现0.1mm级精准调节,适配不同草坪生长需求。
2.传动系统:普遍采用闭式齿轮传动设计(避免开式传动的粉尘污染问题),通过弧形锥齿轮改变动力方向,确保动力传输高效稳定。齿轮材料选用高强度合金钢,具备耐磨、抗冲击特性,可承受长期高频次作业负荷。电机功率方面,家用机型多为300-800W,商用机型可达1500-3000W,智能机器人机型电机转速与行走速度联动控制,实现切割效率与能耗的平衡。
3.连接控制系统:车体驱动轮配备专用减速箱,集成减速器、输入轴、输出轴、轴承装置及键连接结构,传动效率达85%以上。自动割草机割台根据机型定位配置不同参数:家用机型多采用1-2片刀片,刀片转速3000-4000rpm;商用机型配备3-4片刀片,转速提升至4500-5500rpm。连接方案上,采用IP67及以上防护等级的连接器与耐候性线缆,如万连科技的注塑成型式连接器及线缆,可确保在潮湿、多尘环境下的信号传输稳定性,支持长期户外作业需求。
三、国内外除草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一)国外市场发展状况
全球割草机市场规模已达百亿美元级别,2024年接近100亿美元,其中割草机器人成为核心增长引擎。海外市场呈现三大特征:一是需求集中于欧美地区,美国拥有1亿个私人花园,欧洲超8000万个,两地占全球私人花园总量的72%,且当地法律对草坪高度有严格规定(如加州要求草高不超过10厘米),叠加人工成本高昂(单次修剪费用数十美元),推动智能割草机需求爆发;二是市场格局呈现传统巨头与中国新势力并存,瑞典富世华长期垄断市场,2024年市占率近50%,但中国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快速突围,2025年前8个月九号、MOVA、科沃斯等品牌已占据亚马逊美、德站点销量前列;三是渗透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2024年全球智能割草机器人在草坪修剪机械市场的渗透率不足2%,若实现全面替代,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0亿元。
(二)国内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电动割草机行业呈现出口导向+内需崛起的双轮驱动格局:出口方面,2025年1-7月出口额132亿元,同比增长56.6%,无边界割草机器人成为出口主力,上半年出口量达152万台;内需方面,随着国内高端住宅庭院、市政绿化、高尔夫球场等场景需求增长,以及碳中和政策推动,电动割草机国内渗透率从2020年的3%提升至2025年的8%。企业竞争层面,形成两大阵营:一类是技术先行者,如九号公司(全球首个拥有17万个家庭用户的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品牌)、科沃斯、石头科技,凭借导航避障技术优势抢占中高端市场;另一类是供应链龙头,如格力博、大叶股份,2025年上半年大叶股份割草机收入同比暴涨115%至22.5亿元,依托制造规模优势覆盖大众市场。
(三)行业现存主要问题
Ⅰ.技术层面:国外高端机型在核心传感器(如激光雷达)、AI算法稳定性上仍占优势,国内企业在高端AI芯片、长续航电池技术上存在短板;国内部分中小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依赖低价竞争,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7%-10%,中小企业不足3%)。
Ⅱ.市场层面:海外市场面临贸易壁垒风险,欧美地区关税政策波动、技术认证标准严苛(如欧盟CE认证、美国UL认证)增加出口成本;国内市场消费者认知度不足,草坪养护习惯尚未普及,家用场景渗透率远低于欧美(国内6%vs欧美15%-20%)。
Ⅲ.产品层面:户外作业环境适应性有待提升,部分机型在陡坡(坡度超30°)、复杂障碍物场景下作业效率下降;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海外本地化维修网点覆盖不足,国内下沉市场服务响应速度较慢。
(四)国内政策与经济环境
国家层面,《关于加快机器人应用赋能千行百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园林机器人研发与应用,2025-2030年专项补贴预计达120亿元;地方层面,浙江、江苏等园林产业集中地区出台出口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环保政策方面,双碳目标推动燃油割草机替代,多地明确2027年前市政绿化领域全面使用电动园林机械。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优势显著,电机、电池、连接器等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83%,推动整机成本较欧美同类产品低30%-50%;工程师红利持续释放,AI、导航等技术人才储备充足,支撑行业技术迭代速度领先全球;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9万元),高端家居消费需求增长,为家用智能割草机市场提供经济基础。
四、国内行业核心创新点
导航定位技术突破,RTK卫星定位+激光雷达/3D视觉融合方案成为主流,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MOVA与禾赛科技联合研发的16线束3D激光雷达方案,无视觉死角,不受光线影响,3.5分钟即可完成1000㎡区域建图,成本较海外同类技术降低40%。
产品功能拓展,从单一割草向多功能庭院护理升级,耐士劳MasterX机型搭载可伸缩机械臂(折叠态44.5cm,伸展态77cm),具备搬移障碍物、除草、浇水、修剪树枝等功能,实现一机多用。
供应链创新,模块化设计普及,零部件通用率从40%提升至70%,头部企业通过绑定核心供应商(如石头科技与欢创科技)构建垂直供应链,实现30天快速产品迭代;电池技术升级,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280Wh/kg,支持连续作业8-12小时,满足大型庭院需求。
成本控制创新,国内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与技术国产化,将高端配置产品价格下探,科沃斯推出1000欧元以下的RTK+视觉机型,MOVA3D激光雷达机型价格较海外同类产品低50%,推动高端技术大众化普及。
国内割草机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及趋势

技术迭代方向上,具身智能加速落地,2026年多模态交互机型占比将达60%,语音控制响应速度压缩至0.3秒内;机械臂技术进一步成熟,预计2027年多功能庭院机器人渗透率达20%;电池技术向高能量密度、快充方向发展,目标实现15分钟快充、续航15小时。
市场拓展趋势方面,海外市场持续深耕,通过本地化生产(如在东南亚、墨西哥设厂)规避贸易壁垒,2030年海外营收占比目标达70%;国内市场重点开拓下沉市场与商用场景,家用机型通过以旧换新政策提升渗透率,商用机型拓展至智慧环卫、工业园区绿化等领域,2025-2030年商用市场CAGR预计达18.9%。
供应链升级,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上下游资源,完善产业链布局;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持续推进,2030年高端AI芯片、激光雷达国产化率预计分别达55%、70%,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渠道变革,DTC模式渗透率快速提升,从2023年的22%增至2027年的41%,企业加强私域流量运营与海外电商布局;线下渠道优化,在欧美核心市场增设售后服务网点,国内建立2小时应急响应服务网络,提升用户体验。家用机型向轻量化、静音化、小型化发展,适配小户型庭院;商用机型聚焦大续航、多机协同功能,满足大型绿化场景需求;针对特殊场景的定制化产品增多,如陡坡专用机型、防爆型工业用机型等。
2025年中国电动割草机行业正处于技术升级与市场扩张的关键期,凭借技术创新、供应链优势与政策支持,国内企业已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未来,随着智能化、多功能化技术的持续突破,以及国内外需求的双重释放,行业将迎来千亿级市场空间。企业需聚焦核心技术研发、供应链优化与全球化布局,破解贸易壁垒与同质化竞争难题,推动中国电动割草机行业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跨越。